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一餐饭、一度电、一张纸中的“风纪扣”必须始终扣紧扣牢。
食堂根据职工预订情况精准配餐,各种会议不再摆放花草,工作餐不安排高档菜……自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施行以来,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坚持从严从简,带头过紧日子,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,新风新貌扑面而来。
日前,我区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办法》也制定出台,对全区党政机关经费管理、公务用车、会议活动、办公用房、资源节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,旨在从每一个具体事务抓起,将制度之笼织得又密又牢,彻底从源头上打消一阵风的侥幸,让过紧日子在制度刚性下成为习惯,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。
过紧日子的初衷,是为了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,是要遏制浪费、提倡节约。今天,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,物质越来越丰富,人们的生活水平“水涨船高”,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各个领域的无序浪费。铺张浪费不仅消耗了有限的物质资源,破坏了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还败坏了党风、政风和社会风气,尤其是公款浪费,更是危害巨大、影响恶劣。
正因如此,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,“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,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更是把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来抓,整治清理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铺张”“超标的公房”等,以抓铁有痕的努力、步步为营的篱笆,使铺张浪费得到有效遏制,也使党风、政风为之一清。但是,三令五申之下,依然有人不以为然,部分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时仍讲排场、摆阔气,一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,隐形变异“四风”问题不时出现,个别领域资金浪费问题多发,突击花钱和资金浪费现象层出不穷……
严峻现实告诉我们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一餐饭、一度电、一张纸中的“风纪扣”必须始终扣紧扣牢。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以及我区出台的实施办法,都紧盯问题所在,从一餐饭、一杯酒等细微之处着手,量出了节约的边界,划出了浪费的红线,其目的就在于用制度规定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,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、非刚性、非急需支出,坚持花钱要问效、无效要问责,让制度长牙带刺,狠刹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过紧日子这件事利见长远,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。
绳锯可断木,滴水能穿石。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,而是长久之计;让铁的禁令融入日常、成为习惯,也须落地落细、久久为功。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,“一件事不做则已,做则必做到底,做到最后胜利”。继续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防范“四风”问题反弹回潮、隐形变异,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,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,以锲而不舍、驰而不息的精神抓长抓常,让勤俭节约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、习惯使然,用“精打细算”的智慧厚植民生福祉,我们才能在点点滴滴的变化、实实在在的成效中,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,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澎湃动力。(孙莉华)